上外成功举办“Z世代与全球传播”2023 国际传播学会前会

发布时间:2023-05-31

上外成功举办“Z世代与全球传播”2023 国际传播学会前会


525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成功举办国际传播学会第73届年会(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简称ICA)前会Z世代与全球传播”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院40周年庆祝活动之一。会议由上外的学术期刊《网络媒体与全球传播》(OMGC期刊承办,来自全球近30余位专家学者分享了前沿成果,部分会议论文将在《网络媒体与全球传播》2023年第三期中刊出。

来自内外33位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享了自己的学术成果,深入探讨了 Z世代与全球传播之间的关系。在线下会场加拿大多伦多,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的哈筱盈教授(Louisa Ha作为《网络媒体与全球传播》的创刊主编主持了会议。上外新闻传播学院的郭可院长以线上的方式致辞,对各位与会者表达了欢迎和感谢。


线上线下会场


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的特聘教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媒介特聘教授Homero Gil de Zuniga带来以“Zoomers、千禧一代、X世代和婴儿潮一代:‘新闻发现我’感知作为媒体效应均衡器的影响及对全球传播的影响”为题的主旨演讲。他探讨了新闻如何作为媒体效应均衡器影响不同世代的观点,并对全球传播产生的影响提供了启发。



在分主题论文汇报环节,内外学者从媒介使用、儿童新闻、人工智能以及数字行动主义各方面探讨“Z世代”与全球传播的关系。第一场专题讨论的主题为媒介使用和Z世代的世界观(Media Use and Gen Z's World View,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沛芹教授主持。来自全球的学者就该主题分享了他们各自的研究成果。美国太平洋大学的董庆文教授分享了关于“Z世代对数字媒体的依赖以及对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观点的影响”的研究。此外,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陈沛芹和复旦大学的刘海贵教授分享了关于中国Z世代对美国的看法的研究。来自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学者们就Z世代的媒介使用、网络霸凌经历、媒介素养以及弹幕视频观看行为等议题进行了探讨。

第二场专题讨论的主题为儿童与新闻: 经验教训和未来方向(Children and News: Lessons Learnt and Future Directions,由英国利物浦大学的Vera Slavtcheva-Petkova主持。来自美国、英国、以色列和澳大利亚等地的专家们分享了关于Z世代对政治和媒体的看法、儿童新闻创作者对假新闻的处理方式以及Z世代的数字新闻参与等议题。


线下与会学者合影

在研究论文系列汇报环节。与会者分别分享了涉及健康信息获取行为、新闻消费模式、粉丝与偶像关系、社交媒体对全球视野的影响、人工智能与Z世代、数字行动主义等多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会议议题还包括跨世代比较研究,探讨了不同世代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影响者真实性的感知、新闻消费模式等议题。来自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的学者还分享了关于中国Z世代与其他世代的新闻消费模式的跨国比较研究。

此次ICA前会提供了一个广泛讨论Z世代与全球传播关系的平台,并且为学术界搭建了一个促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对于了解和探索Z世代在全球传播中的角色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媒体与全球传播》是由上外主办、德古意特出版社出版的开放获取及评审的英文学术期刊。旨在发表高质量、创新性和原创性的全球传播研究,着重关注但不限于全球南方国家对FacebookTikTokYouTube、推特、InstagramWhatsApp、微博、微信、维基百科、网站、博客等平台的应用,并努力在网络媒体和全球传播的背景下和实践上做出理论贡献。同时,该期刊依托上外多语种优势,提供除英语外的阿拉伯语、中文、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德语、日语的多语种摘要。

《网络媒体与全球传播》期刊

(金琳,赵颖新)


(来源: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