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媒合作结硕果 多语种新闻班桃李芬芳

新华社-上外首届多语种国际新闻特色班举行毕业典礼

发布时间:2015-06-17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610日晚,新华社-上海外国语大学首届多语种国际新闻特色班毕业典礼在上外松江校区教育会堂第一报告厅隆重举行。新华社人事局局长赵旭东、上外党委书记姜锋、副校长冯庆华、校宣传部长陈万里、新华社人事处处长王凡、教务处副处长张廷铨、俄语系主任张自力、德语系主任陈壮鹰等多语种各院系领导、外事处等部门以及多语种国际新闻特色班全体教师与首届毕业班的同学一同回忆了特色班的历史,分享了毕业的喜悦。典礼由副校长冯庆华主持。

新华社人事局局长赵旭东专程从北京赶到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参加首届毕业生的毕业典礼,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首先代表新华社祝贺首届多语种国际新闻特色班学生毕业。赵旭东局长指出,现在新华社每天用8种语言向全世界24小时不间断地发布新闻,在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大背景下,非常需要具有多语言能力、掌握新闻传播技能的优秀人才,欢迎有志于投身新闻工作的上外学生进入新华社工作。

上外党委书记姜锋在致辞中首先感谢了新华社对特色班的支持,对首届毕业班的同学表示了祝贺。他指出:上外首任校长姜椿芳在战争年代就是非常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使我们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和新闻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他勉励同学们学习老校长的精神——实在、务实、实事求是,通过自己的抉择,把一生和我们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他表示,同学们应该学会讲中国故事,学会用平实的话语表达,用务实的态度去做事。最后,他提出希望:做小事,说小话,成大器!

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作开场发言,他说特色班是校媒合作结出的硕果,是我校第一个跨院系合作的教学平台,得到了学校各部门、多语种各院系的大力支持。特色班的教学是根据社会需求设计课程,实现了学界师资和业界专家在人才培养上的互动。

多语种项目组组长陈沛芹教授作了多语种国际新闻特色班的工作总结。她说多语种国际新闻班的教学设计是以培养高素质国际新闻传播人才为目标,按照课程需要找老师;设计了高难度的全英语课程、实践课程和最前沿的讲座课程,整合最优质的资源进入教学平台,同时给任课教师最大的自由度教学。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较多创新性举措。

来自意大利语专业的卢南同学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她回忆了自己在多语种国际新闻班的成长和进步。任课教师代表、《上海日报》创刊总编辑张慈贇从教学中的细节讲起,以小见大,分享了让同学们在新闻事业中和人生道路上都一生受用的道理。

典礼上,赵旭东局长、姜锋书记、冯庆华副校长、郭可院长为毕业生代表颁发了毕业证书,与全体同学合影留念。国际新闻特色班20132014级的同学观摩了毕业典礼。

多语种国际新闻特色班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与新华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成果。目标是探索在外国语大学中跨专业、跨语种培养高端复合型国际新闻人才。这些人才既要具备新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又精通两种或两种以上外语、拥有国际化视野和综合实践能力,符合新华社等国际媒体市场以及中国国际化企业全球传播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多语种国际新闻特色班于2012年顺利开班。特色班的同学可以流利使用两种外国语、懂得两个专业的核心知识,有较多同学去了主流媒体新华社实习,获得了新华社记者、编辑们的认可。他们还参加暑期海外新闻实践,到美国蒙大拿大学进行暑期新闻实践交流、到布拉格进行新媒体培训。有9位同学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优本项目的全额奖学金赴俄罗斯、法国、日本、西班牙等国进行一年的学习。多语种班有2位同学顺利考入了新闻传播学院“多语种全球新闻硕士”班攻读硕士学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进入新闻传媒业界工作,或收到了来自不同国家新闻传播学院的研究生录取函。

新闻传播学院还开设了硕士层面的“多语种全球新闻班”。2015年,这个班级招收了14名硕士,包括德语、法语、葡萄牙语、日语四个语种。“多语种全球传播”博士项目也正在筹备中。

(文:多语种国际新闻特色班 程凯昕,图:信息技术中心)



(来源:)